天道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回复: 0

AI诈骗新套路频出 银行构筑科技反诈防线

[复制链接]

3746

主题

3746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442
发表于 2025-8-26 01: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危害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如何运用前沿科技守护百姓“钱袋子”?中国金融传媒与抖音合作,邀请金融领域专家参与“金融百咖话防非”活动,汇聚专业“防非声音”。北京日新普惠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农村金融杂志》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国汪深入剖析了当前诈骗新趋势,并分享了银行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成功拦截诈骗的实战案例,为公众和行业提供了宝贵的“防非反诈”经验。

陈国汪表示,当前电信诈骗呈现出技术手段升级、跨平台联动、资金转移复杂化、目标人群精准化等趋势。具体来看,AI深度伪造技术成为诈骗新利器。不法分子利用AI换脸、语音合成技术,冒充亲友或公职人员身份,诱导受害人转账。同时,诈骗场景从单一电话、短信转向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与金融APP的复合联动模式,例如通过虚假投资链接诱导下载诈骗APP。

在资金转移方面,不法分子利用多层账户(五级、六级关联账户)洗钱,最终将资金分散至境外或通过加密货币清洗赃款。此外,“非接触式盗刷”现象也时有发生,即诈骗分子远程控制受害人手机,利用NFC(近场通信)技术实施银行卡盗刷。

针对老年群体,不法分子常以养老金补贴取消“百万保障”为幌子实施诈骗等话术行骗;而对于中产投资者,不法分子则利用伪造“高收益理财”“退税补贴”等话术诱导投资者进行大额转账。

据陈国汪介绍,目前商业银行正积极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防非反诈工作。例如,中信银行“哨兵”智能反欺诈系统通过在欺诈交易关键链路上引入公安、社交、电信等外部风险信息,利用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技术,实现风控策略的动态调整、管控措施的梯度化和精准化;同时,强化反诈预警能力与劝阻机制,及时发现潜在受害客户,并通过总分支三级联动响应机制快速触达客户,第一时间协助客户摆脱诈骗人员的洗脑控制,及时阻止客户转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道社区 ( 蜀ICP备06024898号-1 )

GMT+8, 2025-9-11 16:37 , Processed in 0.07611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网站地图 X3.4

!copy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