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好,各位同学。
今天我们继续暗盘系列的第4节学习课程。
前期我们已经把理论性知识做了充分铺垫,加之昨天恰好是开拓药业的暗盘交易日。
所以自本节课开始,老师将直接针对每只新股,做实战运用讲解(之前知识点不再复述,若有疑问,请回看老师前3节课程)。
而后续的新股分析将以下固定流程做呈现:
好了,言归正传。首先我们回想一下之前讲过的【暗盘形态分析图】:
而现实中,昨日的开拓药业-暗盘,同样符合这一基本形态特征:
正如我在图中强调的,“为什么在已经有A点,且A点可能更低的情况下,还要再次定位抓取B1?”,原因就在于不同交易者的能力差别过大。
对于有过量化经验或者盘感极强的超短线高手而言,确实可能出现提前预判“哪只新股会出现A点最低”这类情况,但多数同学尤其是新手,这样尝试仍旧存在一定风险。
所以我们的主策略,一定是基于B1设定做切入(哪怕它的利润率可能比A点更小)。
同时大家也看到了,在老师当天下午与同学的对话中,实际上这种B1点的预判采用的是:从【预进场】到【确认】的过程。
即:当我们通过量能变化及盘口观测,已经注意到潜在的“超卖异动”时,就要提前做好进场准备。
因为通常B1反拉速度非常之快( 1秒钟反拉超过10个点都不在少数),如果不能做到提前预判,进场延迟同样可能让你的最终收益率“损耗”超过5%。
所以暗盘交易的核心技巧,一定是“在预设位,能够实现快速的切入吃单速度”。
有些同学经常一开始把挂单设得很低,中途不断来回撤单再重新下单,其实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它说明你对点位预判缺乏技巧和信心,超短层面总会被某一瞬间的多空量能对比所误导(A股游资的控盘诱多空就是基于这一心理)。
这种反复撤单的动作,通常只会导致你的挂单因为成交次序靠后而无法撮合,而后B1开始反拉,最终不得不接受更高的进场成本。
当然,盘口预判的学习本身就需要时间,各位同学首先能够做到的就是:“降低自己的委托挂单频次+提高盘感预判”。
进一步说,上面我们讲到,这个B1预判需要先做【预进场】,这里的用意实质就是——支撑确认。
就是我们在一个预计可能是B1的位置,先做等待观测。
比如昨天老师先做的第一重支撑位观测——21.95,当观测到此位跌破后又做了一次快速提示(即:不可提早进场)。
同时快速预判下一层支撑所在位——21.15,6分钟后股价抵达此位后,再做点位观测确认,并将其修正为21.10,确认B1出现(量能层面上出现空头力竭,即构成多头反攻之最大前提)。
并且在后续走势,也确实出现以21.1为起点的一波快速拉升(分时冲至21.8)。
从全天的成交价分布图,可以看到无论A还是B1都确实处于区间的下部边缘,继而说明暗盘AB点策略在开拓药业上仍旧是有效的:
当然,从整体量能的角度看,开拓的暗盘其实并不强,这一点不可否认。
开拓超购倍率为551倍,通常这种比率的打新票,对应暗盘的开盘点位溢价至少在35%以上。而现实中,昨天开盘位溢价仅在5%出头的水平(实际诱因与港股医药板块大幅回落有关,此处因篇幅限制,本文不做展开解读)。
换言之,如果现在把时间回拨到昨日开盘那一刻,仅从这一项溢价数据也大体预知开拓全天表现“预计欠佳”。
进一步说,既然按照预判已经大体确认:因板块整体利空,开拓暗盘极可能空头抛压过重,而多头主买有限。
那么其实我们在开盘预设的进场思路时,就应该做好准备:“B1进场后,反拉后快速止盈,避免隔夜持仓”。
讲到这里,相信大家对于暗盘策略又有了一层更为深刻的认识:
1、有暴炒票或者优质票固然好(这里的比例,大概主板里面能够占到50%左右),但同样也要做好一个票暗盘没法完全拉起的心理准备。
2、单票单论,没有一成不变的武功绝学,上乘武功永远是在不断自我进化(否则就会用烂然后被淘汰)。
3、AB点套利的本质,其实就是类量化的在暗盘市场中的一种“延伸裂变”,它所追求的就是盘前预判+盘口观测+精准吃点。
今天第4节课我们深入地讲解了暗盘的进场注意要点。
下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认识暗盘的持仓原则,这一原则我将其命名为“三连阳”。届时也欢迎各位同学继续跟进白城老师的其他分析,比如:【类量化系列】、【预上市新股评估】等等。
抛开国货论,资本风口上的“罪与罚”
沛嘉医疗-高阶玩法:暗盘AB点套利(一)
沛嘉医疗-高阶玩法:暗盘AB点套利(二)
沛嘉医疗-高阶玩法:暗盘AB点套利(三)
高阶玩法:超短线的极致——类量化(一)
油价何时反弹,两条重磅要读解读!
航空股再分析——巴菲特是否真的错了?
「生物医药-百花齐放」:怎样让利润突破50%天花板
「温水煮青蛙,最后的疯狂」——反弹之后等待我们的是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