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回复: 0

电动工具为何偏爱有刷电机?

[复制链接]

3746

主题

3746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442
发表于 2025-8-26 01: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动工具为何偏爱有刷电机?

手电钻、角磨机等电动工具为何多采用有刷电机而非无刷电机?这背后的原因并非三言两语能道尽。



直流电机,包括有刷电机和无刷电机,其中“刷”指的是碳刷。那么,碳刷究竟是何方神圣,长什么模样呢?



那直流电机为何要依赖碳刷呢?碳刷的存在究竟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寻其中的奥秘。

直流有刷电机的原理可以这样理解

在图1所示的模型中,我们能看到两个固定的异性磁铁,它们中间设置了一个线圈。这个线圈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半圆形的铜环相连,而铜环的两端则与固定的碳刷相接触。通过给碳刷两端施加直流电源,电机便能开始运转。



接通电源后,电流的方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依据左手定则,黄色线圈将受到一个垂直向上的电磁力,而蓝色线圈则受到一个垂直向下的电磁力。这些力的作用使得电机转子开始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当转子旋转90度后,其状态如图2所示:



此时,碳刷恰好处于两个铜环的中间空隙位置,导致整个线圈回路中电流中断。然而,由于惯性作用,转子仍会持续旋转。



转子在惯性的推动下,继续其顺时针的旋转,直至它再次转过90度,达到图4所示的位置。此时,碳刷恰好又位于两个铜环的中间空隙,导致线圈回路中的电流再次中断。然而,转子并不会因此而停止旋转,而是继续借助惯性力量进行旋转。这一过程将持续不断地重复,形成了一个循环。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直流无刷电机的结构。

如图5所示,该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构成。转子上配备了一对磁极,而定子上则绕制了多组线圈,图中清晰展示了其中的6组。



当我们在定子线圈2和5中通入电流时,这两个线圈会产生磁场。此时,定子的作用类似于一个条形磁铁,其中线圈2为S(南)极,而线圈5为N(北)极。由于同性磁极之间存在吸引力,因此转子的N极会被吸引至线圈2的位置,同时转子的S极则会被吸引至线圈5的位置,如图6所示。



在撤掉定子线圈2和5的电流后,我们接着给定子线圈3和6通入电流。这样一来,线圈3和6便会产生磁场,使得定人再次发挥条形磁铁的作用,其中线圈3成为S(南)极,而线圈6成为N(北)极。基于同性磁极间的吸引力,转子的N极将朝向线圈3的位置移动,同时转子的S极则将朝向线圈6的位置移动,整个过程如图7所示。



同样地,当我们撤掉定子线圈3和6的电流后,再给定子线圈4和1通入电流时,线圈4和1将产生磁场,使得定人再次发挥条形磁铁的作用。此时,线圈4成为S(南)极,而线圈1成为N(北)极。由于异性磁极间的相互吸引力,转子的N极将朝向线圈4的位置移动,同时转子的S极将朝向线圈1的位置移动。这一系列动作使得电机完成了半圈的旋转。接下来的后半圈旋转,其原理与前半圈相同,因此我们在这里不再赘述。简而言之,直流无刷电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形象地比喻为在一头驴的前方放置一个胡萝卜,这样驴就会一直追逐着胡萝卜的方向前进。



那么,如何实现不同时刻对不同线圈的准确电流输入呢?这恰恰是电流换向电路的职能所在。关于这一部分的详细原理,此处不再赘述。



优缺点详解

直流有刷电机以其启动迅速、制动及时、调速平稳以及结构简单、价格亲民而备受瞩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启动电流强大,在低速时能提供大扭矩,非常适合驱动重负荷。

然而,直流有刷电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碳刷与换向片之间的摩擦,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火花、发热、噪音,并对周围环境造成电磁干扰。同时,其效率相对较低,寿命也受到碳刷损耗的影响,需要定期更换,增加了维护成本。



直流无刷电机以其显著的优势吸引了众多关注。首先,由于去除了碳刷设计,该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噪音明显降低,同时减少了维护需求,使得故障率保持在较低水平。此外,其使用寿命得以显著延长,且运行时间和电压的稳定性也大大提高,从而降低了对无线电设备的干扰。然而,直流无刷电机也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其价格相对较高。



暑期冲刺班

电动工具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种类繁多且竞争激烈。价格敏感度是消费者在选择电动工具时的重要考量之一。此外,由于电动工具需要承受沉重的负荷,因此启动转矩的要求非常高,例如手电钻和冲击钻等。若电机启动转矩不足,在钻孔过程中就可能出现钻头卡住而无法转动的情况。

试想,有刷直流电机以其价格亲民、启动转矩强劲以及能够承受重负荷而受到青睐;然而,无刷电机虽然故障率低、寿命更长,但价格相对较高,且在启动转矩方面明显逊于有刷电机。面对这样的选择,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倾向于选择前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道社区 ( 蜀ICP备06024898号-1 )

GMT+8, 2025-9-11 10:14 , Processed in 0.08666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网站地图 X3.4

!copy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