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早期证券市场(尤其是中国股市发展初期)过去的模式:天赋与勇气主导。这种模式高度依赖个人能力,但可持续性差,风险极高,也容易受到人性弱点的干扰。
(1) 信息不对称严重:那时候市场信息流通不畅,专业研究体系不完善,谁能够更早获取关键信息,或者对盘面有更敏锐的直觉,谁就更容易获利。
(2) 市场不成熟、波动大:A股早期波动剧烈,政策市、资金市特征明显,很多时候是“胆大心细”的人在博弈中胜出。
(3) 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浓:一些“民间股神”或明星交易员,凭借个人天赋、盘感、勇气,敢于重仓押注,确实能在短期内取得惊人收益。
(4) 技术分析为王:很多人依赖K线、均线、量价等传统技术手段,强调“盘感”和“时点把握”。
2. 现在的模式:科学化、系统化的投资框架。现在靠研究凯利公式、行业景气、市场情绪、跨周期套利”,这代表的是投资逐渐向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1) 凯利公式(Kelly Criterion)
① 凯利公式用于确定每次下注的最优资金比例,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平衡收益最大化与破产风险最小化。
② 投资者越来越意识到“仓位管理”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再一味追求高收益,而是追求长期稳健复利。
③ 应用凯利公式的核心思想,有助于避免“all in”式赌博行为,更理性地配置资金。
(2) 行业景气度分析
① 当前投资越来越注重基本面驱动,特别是行业周期、产业趋势、政策导向等宏观与中观层面的研究。
② 比如新能源、半导体、AI、医药等赛道,投资者会深入分析供需格局、技术变革、政策支持力度,寻找“高景气赛道中的优质公司”。
③ 行业景气度成为择时与选股的重要依据,是机构投资的主流方法之一。
3. 市场情绪
(1) 市场并非总是理性的,群体心理、资金流向、舆情变化都会影响短期价格波动。
(2) 现代投资者越来越关注行为金融学,通过观察市场情绪指标(如融资融券、成交量、换手率、资金流向、情绪指数等),判断市场处于过热还是过冷状态,从而优化交易决策。
(3) 情绪面的把握,常用于波段操作、逆向投资、择时进出。
4. 跨周期套利 / 多策略组合
(1) “跨周期套利”可能指的是利用不同时间维度(如短期交易 vs 长期持有)、不同资产类别(如股票、债券、商品)、不同市场(如A股、港股、美股)之间的定价差异进行套利或对冲。
(2) 当前顶尖投资者往往采用多策略组合,比如结合价值投资、成长投资、量化策略、事件驱动等,以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提高整体收益风险比。
(3) 强调全天候策略,即无论牛市、熊市、震荡市,都有一套相应的应对方案。
5. 给当下投资者的启示:
(1) 不要迷信“天赋”或“胆量”,市场最终奖励的是那些有章法、能迭代、懂控制风险的人。
(2) 构建自己的投资体系,融合基本面、情绪面、资金面、量化工具,形成可复制、可进化的策略。
(3) 理解凯利公式背后的哲学:不是要你赚最多,而是要你活得最久、赢得最稳。
(4) 持续学习,与时俱进。市场在变,工具在变,唯有不断进化,才能穿越周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