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回复: 0

可转债回售套利三模式:价差、下修与正股联动的实战要点

[复制链接]

2439

主题

2439

帖子

7507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507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不少可转债投资者发现,2024年可转债回售市场的动静有点大——Wind数据显示,这一年回售金额同比激增156倍,相当于从“小打小闹”变成了“全民关注”。为啥突然这么火?说白了,市场波动大了,发行人急着促转股,投资者盯着回售条款找机会,三方博弈下,套利空间就冒出来了。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两年最主流的三种回售套利模式:价差套利下修套利正股联动套利,结合科华转债(128121)、川恒转债(127033)等真实案例,拆解它们的风险收益到底啥样。

______



第一种:回售期价差套利——赚“时间差”的钱

所谓回售期价差,简单说就是可转债进入回售期后,因为正股价格下跌触发回售条款,投资者可以选择“按面值+利息”把转债卖给发行人。这时候,如果转债市场价格比回售价高,那没套利空间;但如果市场恐慌导致转债价格暴跌,跌破了回售价,就能低价捡漏,等回售期到了直接卖给公司赚差价。

2024年最典型的就是科华转债。这只转债2021年上市,2024年刚好进入回售期。当年医药板块整体低迷,科华生物的主营业务(体外诊断试剂)受集采政策冲击,正股股价一路从20元跌到10元附近。按照回售条款,当正股连续30个交易日中有15天低于转股价的70%时,投资者就能启动回售。科华转债的转股价原本是25元,70%就是17.5元,但正股跌到10元时,显然触发了回售条件。这时候,市场上很多投资者慌了,觉得“反正能回售,赶紧卖”,转债价格一度跌到102元(面值100元+年化利息约2元)。但等真正进入回售期,发行人其实不想还钱——毕竟欠债不是长久之计,于是悄悄释放了“可能下调转股价”的消息。这时候,提前低价买入的投资者,要么等回售拿到102元+利息,要么等转股价下调后转债价格上涨,两边都能赚钱。

这种套利的关键是“捡恐慌抛售的便宜货”,但风险也不小。比如,如果发行人真的铁了心还钱,或者正股继续暴跌导致回售金额太大,公司现金流扛不住,可能直接违约(虽然概率低,但不是没有)。2024年就有小转债因为回售压力太大,最后只能部分兑付,所以价差套利得挑“有钱还”的发行人,看财报里货币资金够不够覆盖回售额。



______

第二种:募投变更下修套利——赌“发行人认怂”

可转债发行时,募集说明书里会写清楚钱要投到哪里,比如建工厂、搞研发。但如果发行人突然说“我们不投这个了,换个项目”,就触发了“附加回售条款”——投资者可以要求公司按约定价格回售。这时候,发行人往往不想还钱,就会想办法下调转股价,让转债价格涨起来,投资者自然就不会选择回售了。所以,套利逻辑就是:一旦发行人宣布变更募投项目,赶紧买入转债,赌它会下修转股价,转债价格会涨。

川恒转债就是个活例子。这只转债2022年上市,原本计划投资“年产10万吨磷酸铁项目”,结果2024年突然公告“改投新能源电池回收项目”。消息一出,投资者炸了——原来的项目市场前景好,新项目不确定性强,于是纷纷要求回售。川恒转债价格当天就从125元跌到110元。但发行人很快出公告:“考虑到股东利益,拟下调转股价。”原来,川恒转债的转股价是30元,正股当时跌到18元,如果下调到20元,转股价值就能从60元(18/30100)涨到90元(18/20100),转债价格自然跟着涨。后来公司真把转股价下调到22元,转债价格一周内反弹到130元,提前买入的投资者赚了20%。

不过这种套利的“赌性”很强。首先,发行人是不是一定会下修?不一定,要是公司现金流紧张,或者觉得下修对现有股东稀释太多,可能硬扛着不调。其次,下修幅度有多大?比如川恒转债下调了8元,但有的转债可能只下调2元,不够覆盖投资者的预期。2024年就有只转债变更募投后,发行人死活不下修,最后投资者只能回售,亏了不少。所以玩这种套利,得提前研究发行人的“底气”——比如大股东是不是想尽快促转股,公司是不是缺钱,下修历史多不多。



______

第三种:正股联动套利——跟“主力”一起拉股价

当可转债进入回售期,正股价格接近回售触发线(比如转股价的70%)时,发行人会特别慌——因为一旦触发回售,大量资金要还给投资者,压力山大。这时候,发行人最常见的操作是“拉正股股价”,让正股站稳在回售触发线以上,这样投资者就不会选择回售了。而正股上涨,转债价格也会跟着涨,这就是正股联动套利的逻辑:在回售触发线附近买入正股或转债,等主力拉抬股价后卖出。

2024年下半年,某医药转债(为避免广告,暂不提名)就上演了这出戏。这只转债转股价20元,回售触发线是14元(20*70%)。当时正股刚好跌到14.5元,离触发线只差0.5元,发行人急得不行。这时候,主力资金开始入场拉抬正股,连续三天拉涨停,正股涨到16元,彻底脱离回售触发线。转债价格也从105元涨到120元,提前埋伏的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

但这种套利的风险在于“主力会不会真拉”。如果正股本来就没基本面支撑,或者市场大环境不好,拉抬股价可能只是“一日游”,甚至主力自己先跑,留散户接盘。2024年就有只转债,正股勉强拉到回售触发线以上,结果第二天就暴跌,转债价格也跟着跳水,套利变套牢。所以玩这种模式,得看正股的基本面——比如公司有没有业绩支撑,行业是不是景气,拉抬股价是不是“有道理”。



______

2025年玩回售套利,记住这三点

回到2025年的市场,可转债回售规模依然不小,但这三种套利模式的风险也更复杂了。首先,监管越来越严,发行人随便变更募投项目会被问询,下修转股价也得符合“公平原则”,想靠“消息差”套利越来越难。其次,投资者越来越精,回售触发前的“恐慌抛售”可能提前发生,价差空间被压缩。最后,正股联动套利更依赖对市场情绪的判断,稍有不慎就会被割。

说到底,可转债回售套利不是“闭着眼赚钱”,而是“在刀尖上跳舞”。想参与的话,得先把回售条款吃透(比如触发条件、回售价格、时间窗口),再结合发行人的财务状况、行业前景做判断,最后控制仓位,别把所有钱都押进去。毕竟,市场永远有机会,但保住本金才是最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道社区 ( 蜀ICP备06024898号-1 )

GMT+8, 2025-8-30 11:17 , Processed in 0.10119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网站地图 X3.4

!copyright!